h视频简介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专业介绍
教学建设
实践教学
教学成果
下载中心
学位点介绍
招生信息
培养管理
学位管理
重点学科
学术交流
特色研究院
科研信息
科研管理
社会服务
组织机构
党务、院务公开
党建动态
理论学习
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教工之家
学生通知
学生活动
学生科技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文学领域的道德叙事转向,仅从社会外部把握是不够的;文学内部秩序的变动,同样可引发道德叙事的审美位移与价值变迁。近些年来,伴随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性”追求,以及对西方美学思想经验的移植,我们的文学产生不少耐人寻味的的问题,如引进西方后现代的“道德悬置”,却滋生反道德与道德虚无主义;高度倡扬“生命写作”,却因缺乏对生命的批判而导致生命叙事的粗鄙化;在失去苦难的革命与阶级论讲述以后,因为文化传统习性的推波助澜,“苦乐叙事”大行其道,等等。(人文杂志 2011年第41期)
【关闭】